Banner image
Categories

科學史特龍之第五滴血

啥?「科學史沙龍」?坦白說我一開始老眼昏花看成了「科學史特龍」XD

老東家辦了一系列的講座,找來很久很久以前最早幫他們畫手工插畫海報的我重出江湖。剛好踫上「科學史」正是我在學術上的老本行之一(此人老本行似乎太多了點 @@),加上很久沒動筆手有點癢,便一口答應這系列講座海報與網站設計的請託。

想到「沙龍」自然就會想起兩三百年前的法國,當時的王公貴族軍官商賈們流連忘返的高檔社交場合,或是在他們那富麗堂皇的高級寓所中向上流社會炫耀自己收藏的景象。這些人的興趣早期是傳統的名畫古董收藏,或是沙龍音樂會的舉行(別懷疑,這樣酒色銅臭的場合成就了如蕭邦這樣的鋼琴詩人)。直到啟蒙運動加上後來的工業革命後,人們的興趣變廣,開始有人對博物學、考古人類學、甚至科學產生了興趣。

因此當我聽到「科學史沙龍」時,便直覺想起了當年有一陣子在讀英國貴族波以耳(Robert Boyle)與他的弟子虎克(Robert Hook)的科學戲法。當時他們在波以耳於牛津的豪華宅邸上蓋了自己的實驗室,醉心於空氣幫浦與「真空」的研究,並定期與貴族好友們在實驗室分享研究成果,而後來弟子虎克加入主持(就是虎克彈性定律而不是船長的那個翹鬍子虎克),承襲了老師的沙龍風格,把他的顯微鏡拿出來展示,搭配他生花妙手下的精細手繪插畫。後來,他們師徒倆的「科學沙龍」吸引了包含王室在內的全國性關注,因此成就了英國皇家科學會(Royal Society)的前身。

所以古早時候所謂的「科學研究」並不是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窩在實驗室裡苦哈哈的生活,而是從早期鍊金術士到王公貴族的「專業嗜好」開始的。所以那天我們在醉月湖畔一面喝著咖啡一面討論海報與網站設計的同時,我的腦海裡已經進行了一次時空旅行,回到了兩三百年前的沙龍「實驗室」中,前方擺了沙發,賓客們正觀看著科學史上的好戲上演。

當然,作為一張海報,其目的不只是在傳達訊息,它還需具備行銷的要素。因此在構圖與配色上,希望能帶有一點點神秘的色彩,混搭著手繪風格與現實圖片,並為了吸引年輕聽眾,人物造型與比例 Q 一點點,並加上一些有趣的「彩蛋」。

海報中幾乎每件物品都可以講上一脫拉庫科學史上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成為了這個活動的梗,在系列講座上還可以用來舉辦猜謎活動。不過我等不及他們辦活動了,現在就在我自己臉書的小小塗鴉牆上爆一點雷應該沒什麼關係吧?

這次的設計要做兩張海報,我採取了同樣場景左右對稱的鏡射構圖,戶外則分別是白天與黃昏。因此兩張海報本身其實就隱藏有「平行宇宙」或「宇稱」的概念在裡頭。左邊紅褐色系那張,上面水晶蠟燭吊燈左邊是翼龍的頭骨;右邊應該可以說是人類文明裡第一尊「維納斯雕像」;旁邊的鸚鵡螺在數學上有著黃金比例幾何與級數的概念。兩個主角分別是左邊的托勒密(Ptolemaios)-他的地心說主宰了整個中世紀教廷科學;右邊的愛因斯坦大家應該都認得。中間大板子上的背景,分別是托勒密地心說與哥白尼日心說的古模型;下方有愛因斯坦親筆寫的相對論等式;托勒密背後是伽利略時代的天文望遠鏡;愛因斯坦背後則是克卜勒的模型。中間桌子上,從左邊開始分別是古代鍊金術士用的坩堝和鐵鉗;然後是創立了現代元素說與定量化學、人稱現代化學之父「拉瓦節」(Lavoisier)的鐘罩實驗;接著是克魯克斯陰極射線管(Crookes Tube)與 DNA 雙股螺旋模型;右邊的螢幕上則顯現了加速器與雲霧室中的粒子碰撞軌跡;桌子角落擺了本聖經,代表了從中世紀來科學與宗教分分合合藕斷絲連的關係,連愛因斯坦都還在討論上帝玩不玩骰子的問題。右方架子上有著星球儀、柏拉圖雕像、三葉蟲化石。左邊走道牆上掛著一幅元素週期表。為了呼應屠呦呦女士帶著她的中醫研究獲得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桌子下方我擺了本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旁邊則是蝴蝶標本與一些化學實驗容器。

藍綠色那張海報中,上方中央使用「省電燈泡」吊燈左邊是埃及的日石版畫;右邊則是星艦迷航記(Star Track)的企業號(Enterprise)。中間大板子的左右兩邊底圖,分別是希臘星座中的「天鵝座」(Cygnus),以及右邊近代天文學家在天鵝座所發現的黑洞模型。這張海報兩位主角是左邊夢見元素週期表的「門得列夫」(Mendeleev)以及右邊女性科學家的代表居禮夫人。門得列夫左邊的是工業革命後的蒸汽機模型;居禮夫人右前方的則是達爾文開始他一系列生物演化探索起源的小獵犬號帆船。中央桌子上,從左邊起則是可憐無辜的「薛丁格的貓」;其右邊那堆發光的光學實驗則是證明「以太」不存在並開啟相對論研究的「邁克森-莫雷」干涉實驗(Michelson–Morley interference);再旁邊則是焦耳測量熱功當量用的旋轉鐵桶裝置。還有為了慶祝科幻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一年-2015 年,我擺了一台回到未來的時光機在左邊架上;下面是亞里斯多德的雕像;然後標示著 AE 的大罐子裡,泡著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大腦。右方走廊牆上掛著的,是 1972 及 1973 年 NASA 「先鋒號」(Pioneer 10 & 11)太空任務上所放置用來跟外星人自我介紹的銘牌(Pioneer plaque)。桌子下方左邊放著一台哈蘇相機,呼應了最近 NASA 所釋出早期太空任務-包含著名的登月任務-中,太空人就是用這台相機拍攝一大堆當時嚇死地球人現今依舊經典的照片;旁邊那個旋轉著的陀螺在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中用來區分夢境與現實用的;中間那個軟趴趴的時鐘,則是上世紀超現實主義畫家,來自最近正公投通過獨立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達利(Dali),所繪製的「永恆的記憶」(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時鐘加上右邊的尺與秤,則是測量並記錄時間、空間、與重量的三個維度。

這兩張海報分別隱藏了幾個比較難一點或不易發現的彩蛋或惡搞:紅褐色海報右上方天花板上破了一個裂隙,一道光線射進來,經過中央吊燈下的三稜鏡,在左邊牆上打出的光譜圖像,則是牛頓的「關鍵實驗」(Experimentum Crucis)的第一階段實驗,用來證明白色光乃各種顏色光的總和。沙發上紳士手上握著一跟手杖,上頭有顆包著蚊子屍體的琥珀化石,則是從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拿來的。藍綠色海報中,左方天花板上一道射線經過中央吊燈下的雙狹縫,打在右邊牆上形成條紋狀波紋圖像。然後我實在覺得如果我是門得列夫,夢裡唯一的符號應該只有 Z 才對,所以他手上拿著 Zzz XD。中央大板子右下角的化學結構式據說是我前老闆畢生化學研究的基礎(應該很少人看得懂那是啥?)。最後這張海報上還有另一個小小的惡作劇:右邊桌上焦耳用來做熱功當量的旋轉鐵桶,由於長得實在太像蘋果電腦最新一代的 Mac Pro,害我忍不住在上面角落偷偷畫上一個小小的蘋果 Logo XD。

做這兩張海報不僅把自己那些年讀科學史的記憶全部挖了出來,更把一些電影、科幻、甚至藝術上的梗塞了進去,因此整個作畫想梗的過程非常地過癮。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雖然大學唸了四年物理,但直到後來唸了科學史與科學哲學,才算是真正對科學認識的開始。如果,能夠藉由這兩張海報每個小小個梗、彩蛋、惡搞,透過這一科學史系列講座活動引起年輕學子的興趣,那這兩三個晚上一氣呵成的熬夜作畫也就太值得了。

葉子

 

科學史沙龍海報-1 科學史沙龍海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