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image
Categories

迪化街的文創

是的,迪化街我去過了,今年去的,幾年前也去過,十幾年前也去過,噢~小時候也去過。

當然,過去的迪化街總是那樣。南北貨中藥行,逛過來走過去就是那樣。年節期間去,人擠人不說,各種試吃大會湯湯水水弄得到處都是奇怪的味道。

坦白說我並不喜歡去那邊跟人摩肩擦踵湊熱鬧。但我知道,在他們之中,很多,賣中藥的,賣了兩三代人都是賣中藥;賣南北貨的,賣了兩三代人都是賣南北貨。就算這些年下來,迪化街「死了」,但你說這些店家,要他們「轉行」改賣別的,困難在於除了對新的東西完全不熟、賣不來外,更重要的,或許還有一絲絲對祖業的留戀。

周奕成說的一部分沒錯:政府喊著要產業活化,精緻化文創化,但卻做得不夠。你只是一句口號跟他們說:「欸~現在大家流行做觀光喝咖啡買藝品,你們也改一下吧?!」卻沒有好好思考這個做了好幾代人的行業要如何說轉行就轉行?你要學會一項新的技藝,要熟悉到可以用來賺錢,而且賺得錢要足夠應付生活與水漲船高的房租,豈是上個幾個小時的課,甚至花兩三年去嘗試錯誤就可以跟那些外來的專業競爭?

好了,那些賣中藥的,賣南北貨的,可能會走不下去了。所以我們就該用所謂的「文創」來取而代之嗎?文創對我來說是個很虛幻的詞,因為多少文創假設計與創意之名,盡做些塗脂抹粉的事,最後弄得整條街跟台灣其他很多地方類似的感覺,然後,就像我前一篇文章所說的,「迪化街」最後變成只是個路名而已。我們過去對於這個地方的回憶在哪?我們所認識的大稻埕在哪?我們要如何,帶著我們的下一代去那邊,一邊喝咖啡一邊叫他們想像,這裡曾經有人賣中藥?

就好比台灣頭到台灣尾,從基隆夜市一路吃到墾丁大街,每個地方都一定有蚵仔煎、台南碗糕、嘉義雞肉飯、高雄肉圓……全部吃了一輪,那個夜市的「特色」在哪你分得出來嗎?如果,我是說如果,每條台灣的「老街」都靠所謂的「文創」來活化,甚至,每條老街都有固定的某些品牌進駐,比如某家「人文茶飲」、某家連鎖咖啡、某家賣肥皂的、某家賣精油的。最多最多裝潢不太一樣而已,但你在那些地方看到的菜單,都一模一樣。當這樣的情況多了之後,就像夜市一樣,你分得出哪條老街怎樣怎樣嗎?

噢~我們有地方故事館啊!你看西螺老街就有醬油博物館、大溪老街就有豆干故事館、鶯歌老街還有國家級的陶瓷博物館……。嗯~或許這樣講很難過,但我不得不說,一個產業走到最後,若最精華的東西只能在博物館裡,而非在你的百年老店裡頭看得到,那真的就是「死了」。所以我們該慶幸,西螺老街除了博物館、故事館外,還有些老店堅持著古法在釀造醬油,還在賣;大溪老街到處都還買得到豆干-即便我在台北的超市也買的到黃日香。

其實我並不反文創,甚至,對在做設計的我來說,文創的確可以給設計師一些舞台機會。你看我一個玩影像的人,多希望能有機會去到處挖一些老故事來拍紀錄片作文史故事網站之類的。但我感冒的是,打著以「文創」為名的大旗,端著一種「救世主」的心態,去「活化」或「拯救」一個瀕臨死亡的產業或街區。好像在告訴在那些搞了三代人快搞不下去的人說:「你們再不轉型,你的祖業會被你敗光」一樣。這種以一種流行、風潮、甚至意識形態的文化侵略,是我很感冒的文創。而這樣的文創,不僅讓很多原有的歷史記憶消失,更讓很多做設計做社造的人承受污名。更何況,當全台各地的老街都進行類似的改造之後,原本在地的產業漸漸消失式微,然後每條老街都很像,大家都有復古香腸攤尢仔標彈珠汽水芋圓豆花剉冰,都有賣馬克杯T恤星座鑰匙圈,大家也都有咖啡廳輕食店……你所謂的「創意」到哪去了?

很俗仔地坦白說,對於迪化街那些中藥店南北貨店的未來,我其實還沒有什麼想法,因為我沒去跟那些商家聊過,了解得還不夠深入。但我相信只要多去跟他們聊聊,多去瞭解他們的處境跟困難,用對話與開放的心去討論,總是可以想得出辦法的,這就是創意需要放的地方。我也沒有在批評周奕成的藝埕系列,我想他在那邊經營夠久,應該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只是從這個新聞開始,從當地新舊文化所產生的衝突開始,來討論現在普遍文創產業的問題。文創文創,創意要結合文化,我們往往對文化的了解都還很表面,就想要去發揮創意設計商品來賺錢,甚至聽過某品牌的設計單純只是網路上查了些文獻故事,就做了些東西跑去那邊賣。這樣不僅不叫創意,也不懂什麼叫文化。如果你夠有心,當地絕對有夠獨特的故事挖出來能感動人。但如果你想得只是觀光人潮、賺錢,那怎麼樣也不夠格稱上創意,更不夠格說是文化創意。

對我來說,文化不是死的,它就是人的生活與記憶。我自己在教設計,最討厭設計師自己關在自己的框框裡,用想像來設計。我常跟學生講:你們要走入人群,去跟他們對話,去瞭解他們的需求,去觀察他們的過去與現在,而不要用自己一個人的角度去看事情,自我感覺良好地認為人們一定需要你這種設計的東西,這樣往往做出來的產品會是災難。做文創設計也是一樣,你沒有去跟在地的居民聊甚至實際去那邊生活一陣,不知道他們這行到底怎麼從一兩百年前走到今天?中間又經歷過怎樣的血淚歡笑?如今他們面對的又是什麼問題或價值的衝突?如果你自己都沒有被這些故事感動,你做出來的東西要如何感動人?你做出來的東西連在地人都沒 fu,其他人要怎麼有 fu?

還記得去年刻意沿著西部海岸往南一個漁村一個漁村去拜訪,有的地方觀光化建設很厲害,小吃攤也搞得很精緻,但有的真的還保有最傳統純樸的樣貌。或許我會覺得在那個新觀光漁港邊的白色咖啡廳裡喝咖啡看夕陽很浪漫很舒服。但我也會想在某個小漁村的破破老布棚子下,空氣中飄著鹹鹹的腥味,一邊吃著蚵爹一邊看著旁邊的老阿嬤在教歪果人挖蚵仔,我滿嘴鮮蚵有一搭沒一搭地幫著翻譯老阿嬤講她小時候跟著阿爸在海邊撿蚵仔的故事給歪果人聽……

 

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