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image
Categories

日安,咖啡臺灣-小故事之二

繼公開了【日安,咖啡臺灣】紀錄片之後,再來說說拍片過程中的幾個小故事。這是第二個:


 

-年輕的喝采

在去德文之前,就預訂了去德文國小拍部落小朋友的計畫。當時的確不知道會拍到什麼,只知道德文國小有個「咖啡班」,就去了。到了學校後,大概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這所學校,那就是「快樂」!教室門口就是這樣我們這種都市長大求也求不到的景致,孩子能不快樂嗎?

於是,那個下午我們便在這樣美麗的校園中,拍攝小朋友們採咖啡豆,用木架子曬咖啡豆,並用他們老祖宗後製咖啡的方法-用木杵將咖啡豆去皮,還有用鍋子炒咖啡豆烘焙。最後,我們喝到了有著美麗大眼排灣小姑娘的手沖咖啡,配著眼前的山嵐….沒有什麼比這個更愜意了。

會遇到在德文國小擔任英語教育替代役的世耕 Clarence Sk Chen 對我來說是此行的驚喜之一。從英國念書回來的他,自願到偏鄉小學教英文,而在開缺單上發現德文國小是最小的單位,於是他便從台北跑到屏東山上來。

在到德文之前他並不喝咖啡也不喝茶,來到這裡後發現整個部落到處都是咖啡,除了路邊隨便都是咖啡樹外,整個部落的經濟重心也在咖啡上,連小學中的孩子們也都在學著跟咖啡有關的知識。因此他便先從一些跟咖啡有關的英文開始教起。後來碰上部落咖啡採收季節,他也跟著去看,看著看著也跟著喝了起來,才發現原來好的咖啡豆煮出來的咖啡是如此美味。於是,一年多的時間,他從一個完全不喝咖啡的人變成了一個咖啡達人:他會觀察部落族人採收咖啡處理咖啡的方法,參考國外的做法,思考有無可以改進的地方。於是他就自己製作起日曬架,試著做族人們每每嘗試都會發霉失敗的日曬咖啡。然後邀請族人們來試喝,交流心得。

或許在部落一年多的時間對他而言並不夠長,但願意全心付出願意主動思考的他,卻給了我們很多想法上的刺激。當我們討論到要如何振興部落的經濟時,從我們平地人的角度來看,發展觀光似乎是很好的方向。但一發展下去,部落的生活會不會被打擾?部落的文化會不會被破壞?大量的觀光客會不會造成部落的經濟重心太過依賴觀光?或許我們聊了這麼幾個小時下來並沒有什麼結論,但至少留給我許多思考與反省的空間:我們是不是太以平地人的觀點來看待部落的事?

最近也開始籌劃進行另一個跟部落有關的紀錄片計畫,接觸的過程中難免也會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發現部落普遍的現象都是大量青壯人口下山工作,留在部落裡的都是老人與小孩,因此隔代教養的問題,與部落經濟與生活的問題,都是我們討論的重點。是否,在這個網路的世代中,透過網購行銷與物流體系的建立,讓部落原本的特色經濟作物成為好的發展起點,將青壯人口留在部落中,是否能解決一部份問題?這我們不知道,但至少會是個開啟對話與討論的起點。

於是,遇見世耕成為此行讓我們此行的驚喜。他讓我看到一個願意付出、願意思考、願意活在當下享受與這群天真可愛孩子們相處快樂時光的年輕人。他讓我們更堅決地確認,自己正在走的這條路是正確的。

讓我們為這年輕人喝采。

葉子


系列文章:

日安,咖啡臺灣-旅程緣起

日安,咖啡臺灣-小故事之一

日安,咖啡臺灣-小故事之二

日安,咖啡臺灣-小故事之三

日安,咖啡臺灣-小故事之四

日安,咖啡臺灣-紀錄片反省